黨建是統領,黨建是引擎。牟定縣自然資源局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履行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聚焦“五清晰”,聚焦“六弘揚”,聚焦“七健全”,聚焦“八成效”,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精準高質量融合。
聚焦“五清晰”----凝煉心中有黨“政治先鋒”
“五清晰”:一是清晰責任清單。融匯黨建領導責任、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打造黨支部、黨小組全面抓黨建責任制。二是清晰責任落實。形成全鏈條履行黨建責任工作機制,健全專項排查、嚴肅問責的全鏈追責體系,專項整治行動2次,排查、整改問題 5條。三是清晰強基礎凝合力。認真落實黨建責任考核,嚴肅政治生活,提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質量,以“溫度”黨建提升隊伍凝聚力。四是清晰發揮作用。召開黨支部班子推進黨建工作分析研判和黨支部書記述職會,實現“一個發揮”(頭雁作用)、“兩個促進”(支部管理、黨建融合)、“三個抓實”(提高政治覺悟、黨組織基礎、正風肅紀)。五是清晰求創新促提升。開展“黨建質量提升”活動,深化黨支部書記工作制度,創新書記談黨建項目,開辟黨建宣傳專欄,實現黨建質量提升。
聚焦“六弘揚”---洗煉心中有魂“思想先鋒”
“六弘揚”:一弘揚理論武裝。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思想學習,不斷引導黨員干部堅定黨的信念。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 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抓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學習。按照統一部署,落實“常態化制度化”要求,持續推進“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做到“延伸到股室、規范到支部、落實到黨員”。同時,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與學習自然資源業務知識結合起來,及時補充學習有關自然地理、生態環境、人與自然關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解。二是弘揚學習研究。黨支部班子集中學習12次,重點交流12人次,集中研討 10次,撰寫心得體會8篇,創建黨建文化陣地。三是弘揚達標爭先。組織開展黨建達標工程建設,自然資源局領導帶頭講黨課、主動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嚴格組織生活制度落實,黨支部創新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推進支部品牌建設,以“一線工作法”“內控管理工作法”“服務型黨組織”等支部品牌為載體,讓黨建創建舉措落地生根。四是弘揚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鞏固黨員干部思想根基。培塑革命信仰,組織黨員干部走進紅色教育基地,通過開展“實景演示+理論授課+現場教學”方式,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奮勇爭先的新動力,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樹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深入梳理挖掘老一輩自然資源人、測繪人、地質人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獻身祖國的優良傳統和典型事跡,組織干部職工主動接受優秀文化的洗禮和理想信念的砥礪。踐行文明理論,把道德建設與文明實踐活動有機聚合,將文明養成滲透在自然資源局管理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具體工作中,進入到每個工作環節,形成處處講文明、時時講文明、事事講文明的良好風尚。五是弘揚樹載體筑陣地。開展紀念建黨系列活動,擦亮黨建品牌,豐富活動載體,強化陣地建設,建設黨員示范崗。六是弘揚百姓滿意。推行局務一體化。按照要求,完成了 2020年度局務行政事項權力清單上報8條,錄入行政審批任務4條,完成了“互聯網+監管”、一體化局務服務系統升級、認領及日常的系統維護。幫助群眾咨詢審批建房有關手續200余人次。
聚焦“七健全”,錘煉心中有戒“紀律先鋒”
“七健全”,一是健全教育機制。精細打造黨建文化長廊。二健全是自律機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碰高壓線,堅守精神的高地,遠離貪婪的泥沼,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三是健全約束機制。黨員干部清醒認識腐蝕和反腐蝕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既要內服思想理論“清風散”,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思想根基,也要外用紀律約束和制度執行的“緊箍咒”,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四是健全作風機制。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全體黨員干部時時叩問初心、守護初心,自覺在謀劃和推動改革發展和鄉村振興中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沖在前、干在先,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勤勉務實埋頭苦干。五是健全問責機制。精準實施問責,強化監督執紀,清除黨內不擔當不作為的害群之馬,通過自我革命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繃緊紀律之弦、校正作風之舵,展現出應有的擔當和形象。六是健全導向機制。堅持問題導向、立行立改。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堅決糾正,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七是健全執行機制。著眼常態長效,強化制度執行,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推動紀律作風建設。
聚焦“八成效”---融煉心中有責“隊伍先鋒”
“八成效”:一是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成立了牟定縣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摸排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方案,先后三次下發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疑似問題圖斑7504個,拓展摸排238個,通過全面摸排,錄入摸排系統1061個,通過信息平臺會交上報1061個,違法率達14.14%。二是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就如何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等組織學習研討、培訓,并于2020年11月底全面完成了招標工作。三是推進地質災害治理。“2020年度完成初步驗收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12個(其中州局初驗2個,縣級初驗8個)”問題中牟定縣涉及3個,其中:州局竣工質量初步驗收1個,即牟定縣江坡鎮江坡村委會滑坡不穩定斜坡治理工程,該項目已通過州局竣工質量初步驗收和省廳竣工質量最終驗收??h級竣工質量初步驗收2個,為2018年度中央資金支持的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即牟定縣鳳屯村西沙郎組不穩定斜坡治理項目和牟定縣鳳屯鎮鳳屯村委會鳳屯村泥石流治理項目,2個項目均已完成了竣工質量初步驗收工作,計劃在2021年內完成竣工質量最終驗收工作。“2018年度3個項目已經完成施工招投標工作,正在施工”問題中牟定縣涉及1個,牟定縣江坡鎮福龍村委會洗澡塘村民小組滑坡治理項目,該項目于2019年9月24日經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批準實施,項目總預算為1224.49萬元,2019年12月31日云南省國土資源廳、云南省財政廳下達項目資金845萬元,2020年4月29日完成項目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招標工作,2020年6月5日自然資源局完成項目施工合同和監理合同的簽訂;由于項目建設主要工程措施為抗滑樁,在主汛期施工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經自然資源局、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研究決定工期推至主汛期結束再動工建設,項目于2020年11月11日開工建設,目前實施順利,已完成56%的工程建設內容,可在2021年5月前竣工。四是重拳打擊違法行為。統籌推進“大棚房”清理整治、違建別墅清查整治工作,采取黨組成員分包、零報告區域重點抽查等方法,不留死角、不漏一個。2019年對確定的4處“大棚房”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并通過省、州領導實地督查驗收。為了防止“大棚房”問題反彈,堅決遏制農地非農化亂象,制定了關于建立常態長效監管機制防止“大棚房”問題反彈的通知的規范性文件,健全由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勘聯審、排查整治等制度,做到長抓不懈、長管長嚴,鞏固了清理專項整治成果,防止了“大棚房”問題反彈,切實有效的保護好耕地紅線。對礦產資源違法“零容忍”,定期深入礦山企業開展動態巡查,2020年查處礦產資源違法越界開采9件,收取罰款52.39萬元。五是提速保障經濟發展。持續推進415個“落地難”重大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全縣涉及415“落地難”重大項目1個,為牟定至元謀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單位已委托技術單位開展項目用地選址和用地踏勘論證,需加快開展規劃調整和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項目立項初步設計、勘測定界、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用地報批等前期工作;工業用地成本大幅降低,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實施細則的通知》(云政發〔2017〕50號文件)有關要求,匯同財政部門認真執行取消工業用地基金計提,按征地和報批成本合理確定園區工業用地出讓底價為10.67萬元每畝,積極探索工業用地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土地出讓金分期繳納政策,免繳工業用地壩區耕地質量補償費。2020年工業用地出讓為163元每平方米,合10.87萬元每畝,工業用地出讓均價比上年同比下降0.2萬元每畝,同比下降2.1% ;年度補充耕地計劃任務和欠賬補充耕地指標歸還工作穩步推進。2020年已成功入庫項目1個,楚雄州牟定縣鳳屯等3個鄉鎮河節沖等3個村土地整治項目,已2020年3月6日通過了州級驗收,并于2020年7月23日通過了州級新增耕地核定驗收,2020年12月28日入庫,經核定,該項目完成項目建設總規模463.34畝,新增耕地面積382.69畝,其中新增水田167.13畝,新增糧食產能221960.49kg,所入庫指標除歸還我縣差欠省級補充耕地指標77.67畝外,還剩余89.46畝,該問題已全面整改到位。六是優化民生服務快捷。全面開展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經核實比對,全縣共有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48799宗,其中:實測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建安置住房2841宗,應用“云宅調”小程序采集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45958宗(農村宅基地45158宗,集體建設用地800宗),“云宅調”采集宗地已全部完成落宗工作,落宗率達100%;梳理已發證宗地41280宗,發證率達91.78%,建立已登記發證數據庫41280宗。未發證宗地2993宗已完成三級確認”及權屬審核與登薄發證工作。2841宗集中搬安置及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建安置住房的不動產登記外業測繪工作已全部完成,進入數據入庫及登記發證工作階段,目前已登記發證363宗,已完成符合登記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安置住房的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七是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重大水利水電工程重點建設用地保障工作進展順利。2020年度全縣重大水利水電工程主要涉及滇中引水工程和小石門水庫建設項目。其中:滇中引水工程項目已于2015年12月,通過國土資源部用地預審;2017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2018年3月,國家水利部批復工程初步設計。工程按Ⅰ等工程建設,總投資825.7602億元。用地總面積35.9607公頃,其中占用耕地8.2092公頃、永久基本農3.9847公頃。2019年6月,我縣已依法依程序逐級上報國土資源部審批,現自然資源部正在審批中。小石門庫項目國家水利部正在審批項目可研。八是深入開展法制宣傳。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廣泛開展自然資源宣傳教育活動。切實依托“6.25”、“12.4”等主題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認真落實信訪工作接待制度,及時受理群眾來信、來電、來訪,及時回復來訪信息,成功的化解信訪矛盾糾紛。 共撰寫自然資源調查研究4篇,累計發放宣傳手冊250份。
作者簡介:李振華,1967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黨員,大學,西南林學院畢業。云南省牟定縣人,參加工作至今:工作嚴謹,興趣廣泛,博覽群書,謙虛自信。善于研究基層黨建,勤于研究“三農”工作,樂于研究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