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時期,在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是黨中央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決策。如何學好黨史“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黨員干部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刻認識、準確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工作要求,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信仰信念,提升自身素質,推進鄉村振興。
(一)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胸懷全局的政治定力?;赝h的百年奮斗發展歷史,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和發揚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戰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塞罕壩精神、抗疫精神等,這些精神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取得了四個大的歷史飛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我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進行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勵精圖治、攻堅克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等基礎上,又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靠的就是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和胸懷廣闊的博大襟懷,做到不因形勢復雜多變而喪失政治定力,不以面臨困境桎梏而停滯不前,不為眼下發展成績而沾沾自喜。因此,我們黨員干部必須講政治情懷。要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發展、理論發展和實踐發展,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深刻領悟100年來我們黨在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中所展示出來的巨大勇氣、巨大智慧、巨大力量和在復雜環境下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寶貴經驗;黨員干部必須講政治立場。要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黨員干部必須講政治過硬。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黨員干部要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始終保持政治定力,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善于從政治上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勇于并善于發聲和“亮劍”,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提升素質的政治修養。一是黨員干部要加強理論學習。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不斷取得勝利,一條基本經驗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人。要在廣大黨員干部中加強和改進理論武裝工作,引領黨員干部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從而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人生追求。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干部頭腦,使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和領會這一思想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培植自身的精神家園。二是黨員干部要完善知識結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問題呈現專業性、關聯性強等特征,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更為復雜多變。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增強各項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廣大黨員干部要強化學習思維,把學習作為終身課題。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黨的大政方針、黨紀國法,系統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提高文化素養和思想政治修養。同時,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提高知識化、專業化水平,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自覺將學習成果運用到社會治理實踐中,運用到為人民服務中,運用到鄉村振興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三)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忠誠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永恒不變的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也是我們黨能夠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闖過一道又一道難關的力量源泉?;仨h的百年征程,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初心和使命,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拓荒深耕、彰顯鐵骨擔當的偉大人格。如獄中寫下《清貧》的方志敏、舍生忘死炸敵人碉堡的董存瑞、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心里始終裝著人民的焦裕祿、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塞罕壩的造林人、種樹扶貧的楊善洲,從十八洞的駐村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拼搏者,都在用自己實打實的行動回答著“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何嘗不是對為民初心的始終堅守?也正因無數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對黨忠誠、威武不屈、不怕犧牲,在建設時期無私奉獻、鞠躬盡瘁,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沖鋒在前、奮力拼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拼搏、勇敢“逆行”,就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常抓不懈。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對黨絕對忠誠融入到骨髓與靈魂之中,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始終確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務必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我們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黨員干部要爭當黨的忠誠衛士,在思想信念上對黨忠誠,在嚴守紀律上對黨忠誠,在廉潔奉公上對黨忠誠,在履職盡責上對黨忠誠。在權力上不爭搶,在工作上不挑剔,在責任上不推滑,在作風上不漂浮。
(四)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執政為民的政治自覺。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時常對標對表、上緊發條,把表針校準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人民根本利益方位,方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一是黨員干部要常筑信念之基。廣大黨員干部務必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常對表、勤校正,在看齊的過程中堅持自省,常筑信念之基、常懷為民之心、常思精神之惰,及時清除思想毒瘤,及時清除肌體病灶,涵養對表看齊的政治自覺。大事看齊體現的是黨員干部的遠見,小事看齊展現的是黨員干部的風骨。廣大黨員干部只有經常主動自查、自糾、自校思想和行動的指針,方能在思想上不動搖、步調上不掉隊、方向上不偏離,自覺增強主體意識和責任擔當,把看齊意識落實到工作生活的全部環節與各個方面。二是黨員干部要常懷為民之心。開展學習黨史教育,要做到時刻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牢記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和執政理念,認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員干部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觀,要勇于直面社會治理中的熱點、痛點、難點問題,深入鄉村、蹲在一線,到矛盾集中、任務繁重、局面復雜的地方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不斷探索鄉村社會治理的新特點,總結好經驗,提升狠抓落實、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要深入群眾、扎根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準確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所憂、所急,著眼群眾工作細微之處,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不斷提升鄉村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自覺拜人民為師,虛心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善于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的智慧和力量。要心中有人民,時刻與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中真正解民憂,暖民心。三是常思問計于民。黨員干部要善于問計于民,抓好調查研究。只要善于問計于民,不愁沒有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如果哪項工作還有差距、群眾還不滿意,其癥結不外乎調查研究不到位,沒有從人民群眾那里取到真經“到群眾中去”不是簡單的走馬觀花、淺嘗輒止,更不是“閉著眼睛捉麻雀”,要“身入”更要“心至”,這需要我們踏踏實實、真真切切地“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察實情、思對策、解難題。
(五)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謀劃發展的政治戰略。學習黨史必須與實踐推進發展相結合。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黨的堅強領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要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無論哪個層次的領導,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分管領域大小,都應當是大大小小的戰略家,總攬全局、掌控全局的決策者和指揮者,都有自己的戰略問題要解決。要善于以長遠的眼光分析和解決具有宏觀性、前瞻性、政策性的重大問題,認識和把握事物本質,展示的是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確保戰略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而決不能成為一個單純的事務主義者。勇于改革創新,提高總攬和駕馭復雜局面的本領。以全新的觀念、全新的思維、全新的舉措,爭取跨越式地突破、跳躍式地發展。在進行戰略決策時,必須注重創新,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戰略眼光。當前,我們正乘勢而上開啟“十四五”新篇章,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必須把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學習黨的百年奮斗史、悟透我們黨治國理政之道結合起來,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力求從紛繁復雜的表象中理出頭緒,在發展變化的形勢下明確方向,真正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舉措、實際行動。
(六)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紀律嚴明的政治規矩。堅守初心和使命,才能行而不輟。近百年來,正是因為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不動搖,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行而不輟。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繼續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行,需要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馳而不息正風肅紀,黨風政風煥然一新。但也要看到,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還極少數中存在。因此,黨員、干部必須在堅守初心和使命上下更大功夫,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不斷推進自我革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具體是黨員干部必須把好五不能五做到:一是不能把官場當成“市場”,真正做到廉潔正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規矩意識不僅是一種政治覺悟,更是一種現代治理素養。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迫切需要黨員干部強化規矩意識,上緊制度規矩的“發條”。因此,黨員干部要堅決貫徹執行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二是不能把官場當成“情場”,真正做到執政為民。黨員干部要正確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系,腳踏實地為人民辦實事,抓發展。三是不能把官場當成“賭場”,真正做到遵紀守法。黨員干部要以黨章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為準繩,時刻牢記制度紅線不可逾越、法規底線不能觸碰,管牢手中權、管住身邊事、管好身邊人。四是不能把官場當成“秀場”,真正做到愛崗奉獻。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品格。因此,黨員干部要扎扎實實工作,不能作秀,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實現人生價值,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五是不能把官場當成“斗場”,真正做到民主團結。黨員干部如果沒有言行一致、民主團結、內外如一的政治操守,就不能做到以誠立信、以信立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把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襟懷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對黨忠誠老實,對群眾忠誠老實,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這一重要論斷既是黨員干部為官做人的根本準則,也是黨員干部終身秉持的政治操守,更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對組織襟懷坦白、對同志光明磊落,對職工民主團結;決不能欺上瞞下、口是心非;決不能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說一套做一套。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始終做到一心一意愛黨信黨護黨為黨,永遠跟黨走。
(七)學黨史,黨員干部必須錘煉鄉村振興的政治行動。要結合學習黨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牟定作為農業縣,既承擔著維護全縣糧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又肩負著激活農村發展潛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責任義務。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的戰略部署。要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切實抓緊抓實各項既定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地。一要在落實糧食安全戰略上作貢獻,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確保“米袋子”“菜籃子”不出問題。二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見實效,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深化產業、就業、科技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三要在依托資源稟賦上挖潛力,充分發揮區位、生態、文化、資源等優勢,做優做強做大特色經濟。四要在深化改革創新上增動力,深入推進“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充分發揮服務功能,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推進企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平臺化改造。五要全面擴大開放激活力,把開發區、產業園區作為開放發展的主戰場,按照“產業化、生態化、集群化”的思路,緊扣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開展專業化招商、產業鏈招商,全面落實“畝產論英雄”導向,推進開發區、產業園區改革創新發展。六要加快城鄉融合添魅力,深入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雙輪驅動,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七要在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上下硬功,堅持農業現代化發展方向,集中力量推動農業供應鏈完善、產業鏈升級,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八要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多出彩,堅決完善好農村補短板各項任務,發揮群眾主動性和創造性。九要在正風肅紀上加力度,堅決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讓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經得起歷史和群眾的檢驗。
作者簡介:李振華,1963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黨員,大學,西南林學院畢業,云南省牟定縣人,參加工作至今:工作嚴謹,興趣廣泛,博覽群書,謙虛自信。善于研究基層黨建,勤于研究“三農”工作,樂于研究文學藝術。